庆美资讯网,分享每日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资讯 - 正文

君子好学,自强不息!

本刊编辑部整理

瑞银投行研究部近期拆解了比亚迪最新一代电动车型:比亚迪Seal。拆解后,瑞银得出的结论是,即使考虑到日益严峻的贸易壁垒,比亚迪相对于传统竞争对手仍享有成本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是可持续的,预计到2030年中国整车厂的全球市场份额将翻倍。

瑞银重申比亚迪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从320港元上调至345港元。此外,瑞银认为吉利、广汽等领先汽车制造商有潜力继比亚迪之后取得成功。在新晋电动汽车公司中,瑞银更青睐理想公司,因为其在高端市场的定位较强。

2030年中国整车厂的全球市占率

将达到33%

瑞银认为,借助目标市场的组装业务,全球三分之二的汽车市场将成为少数中国电动车企业的潜在市场。在基准情景下,到2030年,中国整车厂的全球市场份额将从17%增至33%。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全球市场份额可能从81%下降至58%。

目前在中国市场,中国品牌和外资品牌分别占据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虽然整体市场份额约为50:50,但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外品牌的市场份额比例接近80:20,而在燃油车市场,这一比例约为30:70。

大约五年前,中国品牌汽车主要集中在10万元以下的细分市场,而外资品牌则在高价位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然而,2017年以来,中国品牌汽车的价格持续上涨。

汽车购买者也发生了变化。几年前,支付30万元以上的富裕买家可能只会关注高端德国品牌。现在富裕的客户越来越多地转向中国高端汽车,转向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并不一定会导致买家的成就感下降。

瑞银表示,鉴于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周期仍快于外资品牌,相信中国品牌从外资品牌手中获得的市场份额将是结构性的、可持续的。

2023年8月,当比亚迪庆祝第500万辆电动汽车交付时,董事长王传福预测,中国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从2020年的38%、2021年的44%和2022年的50%上升至56% 2023 年,2024 年达到63%,2025 年达到70%。

就国际市场而言,近两年全球芯片短缺和疫情抑制了海外制造能力。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从2021年的100万辆跃升至200万辆,2022年为300万辆。瑞银认为,鉴于2023年上半年出口量超过200万辆,2023年出口量可能超过400万辆。

瑞银将中国汽车制造商的海外汽车市场分为三类:1)具有强大本土竞争对手和/或关税壁垒的市场,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 2)竞争者相对较多的市场,但也有一些强大的本土竞争者,如欧盟,进入难度“中等”; 3)开放、竞争相对自由、相对容易进入的市场,包括全球大部分新兴市场,也有一些如澳大利亚等发达市场。

瑞银表示,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避开一类市场,并在三类市场扩张。在第二类中,中国汽车制造商似乎优先考虑可盈利的市场份额。

中国汽车制造商在中等收入国家取得显着进展的市场包括智利(2022年获得33%的市场份额)、墨西哥和泰国(中国品牌在这些国家的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2022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澳大利亚的市场份额为11%,展现了其在发达市场的潜力。 2022年,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墨西哥、沙特阿拉伯、智利、比利时和澳大利亚。

瑞银预计,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将由中国品牌占据33%,特斯拉占8%,全球汽车品牌占58%,而目前的份额为中国汽车17%,特斯拉2% 。 81%是现有的全球汽车品牌。东南亚、欧洲、中东和拉美是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主要市场。

系统性成本优势是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关键优势

中国电动车 市场份额(2020电动车市场占有率)

瑞银认为,与美国和欧洲的现有汽车相比,中国汽车制造商目前拥有系统性的电动汽车成本优势,同时提供比特斯拉更广泛的产品线,覆盖更多细分市场(尤其是大众市场)。

比亚迪已连续7个月成为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第一,在中国电动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达到30%。比亚迪Seal是基于比亚迪新平台e3.0开发的。这是该公司首款后轮驱动电动汽车,展示了其最新一代电池和集成技术。已进入高端市场,售价19万元。并确立了成本领先地位。

根据瑞银测算,比亚迪Seal 的成本甚至比同级特斯拉Model 3 领先15% 左右。瑞银预计,比亚迪Seal 的毛利率为16%,息税前利润率为5%,与全球大众的利润相近。 -市场燃油汽车。这得益于比亚迪的垂直一体化模式,充分发挥了其在电池、整车集成、动力总成和电子模块等方面的成本优势。

在拆解过程中,UBS认可了比亚迪西尔从刀片电池组到高度集成的电力电子模块的高效系统集成。该机构表示,相信这证明了比亚迪垂直供应链的技术能力,其内部制造的零部件比例很高,并表示“其集成水平与特斯拉相当,甚至更高。”

截至2023年6月,比亚迪正在生产和销售16款电动汽车,而特斯拉则有4款。瑞银认为,这与工程师的成本有关。与国外同行相比,比亚迪工程师的薪酬相对较低,这使得比亚迪能够建立起规模较大的研发团队。

据公司董事长王传福介绍,截至2023年3月,公司拥有员工66万人,其中工程师7万人。其员工规模与大众汽车大致相当(67.6万人),比丰田汽车(37.5万人)大,比特斯拉大得多,“所以按理说,它的研发团队比特斯拉大得多。”

在2023年消费电子展上,一家欧洲汽车公司负责人表示,欧洲汽车制造商生产的电动汽车比中国汽车制造商多40%。另一位车企负责人也表示,欧洲小型城市电动汽车的成本可能比中国高很多。瑞银表示,其拆解分析显示了类似的成本差距。即使增加了关税和运输成本,从中国出口到欧洲仍然比本地制造便宜。

广汽、吉利等车厂有望复制比亚迪的成功

瑞银估计,目前中国有148个汽车品牌,其中114个本土品牌,34个外国品牌。其中,20%的畅销品牌贡献了行业总销售额的90%以上。

然而,到2030 年,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可能只剩下十几家,每家每年的收入至少为1000 亿元人民币。

瑞银相对更看好广汽、吉利等汽车厂商。

瑞银表示,在中国汽车市场,广汽集团在销量方面最接近比亚迪。尽管具有国有背景,广汽集团一直在高效、积极地生产和销售大量电动汽车。其两款最受欢迎的车型第二季度均实现月销量超过2万辆,与比亚迪的同类车型秦EV和元+EV相媲美。不过,广汽目前的总销量仍仅为比亚迪电动车销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且尚未实现营业利润盈亏平衡。

吉利汽车在电动汽车转型中采取了多产品线战略。吉利品牌中,瑞银最看好Zeekr和Galaxy。 Galaxy L7 的首批销量在2023 年6 月和7 月达到10,000 台。

(本文已刊发于9月9日《证券市场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做分析,不做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