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美资讯网,分享每日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每日要闻 - 正文

君子好学,自强不息!

文/杨国英

悲剧已上演,

剧终至少还需一年。

从激进扩进到债台高筑、再到无奈躺平,继而又到破产清算,现在,距离中植系乱象的终局,又无比接近了。

1月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依法受理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

在发布中,北京一中院认为,债务人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北京市一中院经审查认为,该申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的破产原因,故于2024年1月5日裁定受理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申请。

法院受理中植系破产清算案,这只能算基本尘埃落定,但还远远算不上终局的到来——因为,从法院受理破产清算案,到破产清算的推进,再到最终对投资者的偿付,至少还需要一年的时间。

当然,与法院正式受理相比,投资者现在最最关心的,还是中植系破产清算后,自己到底还能拿回多少投资款?

这涉及到最终的偿付比例。

关于最终的偿付比例,现在,关于中植系的最终偿付,市场上有一种测算,我认为很不靠谱。

这种测算,是以中植系帐面资产约2000亿测算的,账面资产约2000亿,对应负债4200-4600亿,这样算下来,投资者好像最终还能拿回40%以上的投资款。

但是,事实上,这种算法太乐观了,中植系的投资者,最终能拿到20%的投资款应该谢天谢地了。

是的,你没有听错,中植系的投资者最终只能拿回20%的投资款,也就是说,当初你投资了100万,2025年,你能拿回20万就不错了,当初你投了1000万,2025年,你最终能拿回200万就不错了。

这是因为,负债是刚性的,而资产却是弹性的。

中植系公开的负债4200-4600亿,但是,其约2000亿的账面资产,真正清算起来弹性却超级大。

比如,中植系控股或参股的差不多20家上市公司,我看了一下,2023年平均跌了20%左右,这部分股权资产,真正处理起来,属于大额股权转让,这肯定是要折价的,至少要打9折,2023年整体跌了20%,然后再打9折,事实上这部分上市公司股权资产的价值,最终也就剩下七成左右了。

还有,中植系持有的一些非上市公司股权资产,非上市股权资产的流动性差,这部分最终清算起来折价率更高,最终超大概率也就能换成3-4折的现金。

另外,中植系资产包还有大量的债权资产,这些债权资产一穿透,基本上都直接或间接与房地产有关系,或者是房地产开发债权,或者是传统企业的工业用地或工业厂房为抵押的债权,这些最终处理起来,事实上更不值钱,整体最多也就能换回3-4折的现金。

这样算下来,中植系所有的资产,平均起来,最终能以4折清算也就谢天谢地了。

平均整体4折清算,对应现在中植系所谓的约2000亿资产,也就是说,最终超大概率只能变现800亿左右的现金——800亿左右的现金,对应现在中植系超过4000亿的债务,你说最终能赔付多少呢?

中植系的投资者,最终能赔付20%也就谢天谢地了!

魍魉魑魅,其害何大?!

寻常投资者,其怨何申?!

再说说今天的市场。

1,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15个月运行在50%以下。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了2023年12月份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该指数为48%,与上月持平,连续15个月运行在50%以下。

2023年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全年均值为48.5%,较2022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并且全年各月均运行在50%以下,这表明在通胀压力和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复苏稳定性较弱,恢复动力不足。

具体来看,2023年一、二、三、四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均值分别为49.4%、48.2%、48.3%和47.9%,显示全球制造业在一季度出现短暂恢复后,剩余季度经济恢复动能呈现波动减弱趋势,这主要由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挑战、地缘政治冲突给全球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

对于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我们认为,需要重点观察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欧美等主要国家的通胀演变情况以及货币政策何时迎来拐点;二是世界各国经贸合作的紧密程度,全球区域间的稳定合作、多边合作越多,经济复苏动能越强;三是全球数字化和绿色化的增长速度;四是地缘政治冲突能否得到明显改善。

2,我国外储规模升至3.2万亿美元,官方黄金储备“14连增”。

悲催一幕,数十万投资者被腰斩至膝盖……

昨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12月末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数据,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380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了662亿美元,升幅为2.1%,同时,人民银行黄金储备报7187万盎司,较上月上升29万盎司,已连续第14个月增加。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主要原因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受到货币政策及预期影响,美元指数下跌,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我国官方黄金储备在2019年9年—2022年10月间持续维持在 6264万盎司水平,但自2022年11月起,官方黄金储备就开始持续增加,截至2023年12月末,官方黄金已较2022年10月增加了923万盎司。

实际上,全球多国央行都在积极购买黄金,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个季度,全球央行购买黄金的需求同比增长了14%,达到创纪录的800吨。

我们认为,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复苏,出口结构持续优化,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以及中美利差趋于收窄,我国的国际收支情况将总体趋于稳定,外汇储备规模也有望保持稳定;而黄金由于兼具金融和商品的双重属性,有助于调节和优化国际储备组合的整体风险,因此,央行可能会继续增持黄金。

3,半固态、钠离子电池商业化突破在即。

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大幅提升,布局先进电池技术仍然是整车厂、电池厂未来几年竞争力持续提升的有效手段之一。

1月5日,由江淮钇为与中科海钠共同研制的全球首款钠电池“花仙子”正式向用户批量交付,标志着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重要进展。

2023年,钠离子电池在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取了显著成果,在整车厂方面,比亚迪、江淮、江铃以及海外车企纷纷表示将在乘用车市场导入钠离子电池;在电池厂商方面,宁德时代、比亚迪、容百科技等也相继公布了钠离子电池以及电极材料规划,据高工产研统计,目前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布局企业数量已超过100家,产能达到19GWh。

如果说钠离子电池兴起是乘了锂电的东风,那么被称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动力电池”——固态电池,则是资本押注的重点对象。

与处于关键研发期的全固态电池相比,半固态电池在应用方面已蓄势待发,去年12月,蔚来李斌驾驶的ET7直播挑战“1000公里续航”,采用的正是全球首款无热实控软包CTP电池;上汽集团最近也表示,从2024年起半固态电池将在公司不同车型上实现量产应用。

在海外方面,宝马计划在2025年之前推出使用美国的全固态电池企业Solid Power技术的原型车;日产预计将在今年启动第一座实验性生产工厂。

根据各企业给出的时间点来看,半固态电池量产时间大概在今年,而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预计在2026年左右。

42023年风电整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23年,国内风电整机中标规模达到近110GW,同比增长超20%;从中标情况来看,TOP5中标规模均超10GW,共计超过84GW,占全部中标的78.9%,较上一年度提高了4.9个百分点,如果加上这些企业自建的风电场,这个数据会更高。

具体来看,远景能源中标规模最大,超过24GW;金风科技紧随其后,中标规模超18GW;执行低价战略的运达股份和三一重能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分别中标17GW和13GW。

随着风电整机行业竞争的加剧,部分第三梯队企业开始掉队,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

此外,风机行业大型化加速也是导致中小企业掉队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型化的产品开发成本高、难度和风险大 ,中小企业的机型研发如果跟不上,就很难获得订单,从而逐渐掉队。

中国风电产业链发展迅速、产能扩张惊人,带来了激烈的内卷和逼仄的竞争环境,所以,积极出海抢占海外市场,成为当下风电产业链企业的迫切需求。

去年,国内整机厂商在海外市场累计中标规模达到7.7GW,占全部市场的7.2%,销售地区涵盖印度、老挝、越南、哈萨克斯坦、巴西等国家,其中远景能源表现突出,获得了近6GW的国际订单,此外,运达股份、明阳智能、金风科技和中车株洲也获得了一定数量的订单。